按照胤礽的原先设想, 地理位置特殊,周边人员简单且并无商贸扎根于此的松江府适合成为这场贸易中心的地点,而汗阿玛招心腹重臣商议下来, 最终得出选择福建作为通商港口, 而福建福州则选定为此次贸易中心城市。
福州位于福建东部, 是大清重要的通商口岸之一,那边的通商往来早已经成熟,且经历战乱少。而原本受众人看好的刺桐(泉州), 在元时曾遭战乱打击, 又在海禁期间形成了大量的走私商贩, 治理起来需要时间, 显然还是福州更有得天独厚的当地优势。
那儿有作战经验丰富的福建水师, 福建东部闽江口出海,对面便是收复回来的台湾。
选择那边, 省时省力,能在短时间内, 将一座贸易中心筹备起来。坐镇于福建的提督姚启圣在□□战时有丰富的经验,而屯兵戍守于台湾的将领施琅,可随时起到监督、支援之作用。
确定外洋贸易即将举办, 胤礽便致力于完善外洋律法。
他的理由很简单:现在这片地方完全是空白,各国之间也没有约定俗成的规矩,那既然如此, 自然是谁强大,谁就说了算!大清制定外洋律法,说能在本国处置犯法的外洋人,现在他们强大,那么他们就可以这么做。
在贸易召开前, 他要做最全面的准备,保护好国内的百姓与本国秩序,维持好外来者的秩序……
在康熙的住持大局下,时至一年后,贸易中心的准备趋于圆满,在此期间,又派出一批外交使臣,前往各国邀请其商队来到福州参与贸易盛会。
福建的春天,有漫山遍野的花海,在那开阔之地,可望见延绵不绝的海岸线,天空是湛蓝色的,云朵如烟雾般弥散,在天空中飘而远去。
湿咸的海风,吹来一阵阵呼啸声,远处一艘艘排列有序的商船映入人们的眼帘。
先是如蚂蚁般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