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次日,胤礽又与他约好带他去参观大清医学研究中心。
医学研究中心有解剖室,还有从古至今可搜集到的所有医学书籍。
从解剖学开始理解,又加深了生物知识,摆在哲布尊巴面前的是一扇崭新的新世界大门!
自从帝王在朝中与众位臣子商议下治理喀尔喀蒙古的策略后,众臣为如何与其互市贸易,加深联系而想出了各种办法。
有的说买牛羊,卖给他们衣裳,又有的说卖瓷器与琉璃。
这些都一一被帝王否决了。
只卖衣裳买牛羊显然是不够的,瓷器与琉璃?在大草原这些都不是必需品,不过是观赏的玩意,外洋人将他们当做宝物,蒙古人对此需求却不是很大。
康熙正为此而挂心烦恼,没料到无心插柳柳成荫,哲布尊巴自己提出了想要与大清互市贸易之事。
显微镜等先进之物购买是必须的,更重要的是他提出了希望大清派遣人去喀尔喀蒙古搞发展!
不是派遣和亲公主,而是期待懂得先进知识的文人与大夫前去那边,教导他们的子民祛除蒙昧,学会科学。他打算在家乡创办学堂、建立医馆!
喀尔喀蒙古的蒙古大夫素来有恶名,是因蒙古大夫们下手太重,用药凶猛,若真是重疾,治死了也有可能。大清皇宫里也有蒙古大夫,那是骨伤治疗的好手,只是因蒙古大夫名声不佳,很少有人敢叫他出诊。
哲布尊巴提到:“草原盛产牛羊马,羊毛应有尽有,可以进行互市交换。”
蒙古想要从无至有建立学堂与医馆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一旦有了学堂、医馆,就会在当地形成一系列的效应,比如诞生市场,诞生城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