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朋友介绍,他开始帮书坊写一些话本,收取润笔费贴补家用。因他想法多变,文笔尚可,又勤奋交稿,倒是也赚了一些银钱。
但最近,他又陷入了窘迫的境地。因为前些日子他与介绍写话本的朋友闹翻了,那人是个书坊掌柜,最初介绍他写话本,说好的是一文钱三页字,纸张与笔墨由书坊提供,他不知市价,还以为这么个价格不错了。
但今日他去书坊交稿,无意听到另外一名秀才提到,话本的润笔费至少是一文钱一页!这还是新人的价格,若是话本卖的多,还要给著作者包红封的。
他在书坊写了两年,最低价都没拿到,莫说红封了。前几日掌柜还说日子艰难,润笔费日后怕是要少给一些。
按理来说,对方帮助自己,应当感恩,抽成些许也能理解,可对方这作态,明显是把他当成傻子来坑!
张秀才一怒之下便与对方大吵一架,彻底闹翻。如此一来,自然也不能给他们家继续写了,他本想着投给别的书坊便是了。没想到抱着新写的书稿在书街跑了半个月,竟然没有一家书坊收他的稿。
还是一家书坊童生告诉他,他得罪的那书坊掌柜背后乃是当朝丞相蔡京,书街上大半的书坊其实皆是蔡相产业,得罪了一人,便是得罪了全部。其余零星小书坊,不敢得罪蔡相,自然也不会收他的稿。
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
写稿花了半个月有余,找书坊又花了半月,眼看一个月过去了,马上又到了还债日子,他却毫无收获,甚至可能再也不能营收。
张秀才心中不免颓丧,抱着手稿,脚步虚浮的走在街边。
细雨微拂,柳枝摇曳,初春时节带来的凉意仿佛是浸透了他苦涩的心间,他不知道如何回去面对老母与妻子……失神的走着走着便走到了一间没有牌匾的店面前。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