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带动附近几个村子一起发展。
现如今,老两口名下那可是产业众多。有两家农产品深加工厂,还有一家专门做农副产品贸易的公司。家里是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女儿已经嫁人了,女婿就在镇政府上班。女儿则和爹妈一起合伙开烟草酒类经销部,日子也是红红火火的。小儿子被两口子藏宝贝似的藏着,等闲不出来露面。大学毕业之后就在老两口的贸易公司上班,也不知道干得好干不好。
王大姐就以为是个没出息的富二代,也就没在意。
哪曾想小伙子言谈举止,接人待物,是即体面又周到。而且小模样也好,斯斯文文清清秀秀,虽然瞧着小身板有点薄,但读书人嘛,要那么孔武有力干什么。又不是干农活的。
而且小伙子也是大学毕业,有一份正经的工作,一个正派体面的家世。花梨也是大学生,虽说是个孤女,可人长得这么漂亮,又是个正儿八经的公务员。两个人掂掂分量,那还是挺般配的。
当然了,强扭的瓜不甜,她觉得再好,两个年轻人不对眼,那也是白搭。
可她瞧着男孩子偷偷看后视镜,脸红红,眼笑笑。还一五一十的接受自己的盘问,把家底都给报了,这显然也是有意思的。
至于花梨嘛,小丫头当然是磨不开面子。那没关系,以后一来二往接触机会多了,不就看对眼了。
王大姐越想越乐,差点要在车里大笑三声。
把王大姐和花梨送到村里,刘涛在村办公室里借了一只汽车电瓶,就给还在路上等着的小张送去了。
王大姐则领着花梨到各家各户去了解情况,顺便分发最新的计生宣传材料。
十几二十几年前,村子里对计生工作那可是深恶痛绝的。王大姐那会工作就跟打仗似的,时常要被村里人赶来赶去。
说到底,还是因为穷。村里人只能靠着土地吃饭,地里出多少粮食,就养活多少人。地里的活想要做得好,就得靠重劳力,也就是靠男人。所以家里男人多,粮食就收的多,不会饿肚子。
这样一来,自然家家户户都得生儿子。没儿子,地里的活没人干,老了就没人养。
后来改革开放,农村经济搞活。村里镇里出了不少像刘大柱王桂芬这样的领头人,带着大家伙一起奔小康。日子越来越好,农民们手里头钱多了,就也知道往孩子身上投资。送孩子上学,接受教育。
孩子读书好了,有出息了,家长脸上也有光。
读书这回事,可不分男女。女娃子读书好,照样能成材。以前家里全女孩的,被人看不起。如今女娃子有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