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刀但是禁弓,民间没有制弓的商贾,但此次殷胥却打算将弓箭的养护承包出去,与朝廷按年签订契约,各商贾各自收生漆、桦树皮,自备工匠来养护修复,朝廷只付钱和检工,但是如果不能按时角弓,就或许可能要付出惨烈的代价了。
虽然现在大邺商贾发达机会众多,但谁不想干朝廷的生意呢?当各商贾得到朝廷的消息,开始积极想要承包,为了向朝廷证明自己有按期交工的实力,市面上的弓箭手艺人被各家高薪请去,桦树皮、桐油和生漆的收买也风行一时。只是当众商贾开始收材料的时候,才发现——这几样东西,怎么市面上价格如此高,甚至想买都买不到了?
特别是生漆和鳔胶价格本来就高,产量也低,这样被人提前收走,市场上需求量激增,紧接着就有一大批百姓涌去做割漆人。
原因就是,崔舒窈这个人精身在吐蕃边界,却动的比谁都快。
实际上她也不知道养护弓箭到底需要些什么,只是偶尔听崔季明说起来,复合弓本来就要勤于养护,如果到了南方的估计没多久就要拿下来护理。
崔舒窈以前是给成都府发战争财,这会儿如果是面对朝廷——那不知道是多大的生意呢!
舒窈立刻让人去打听,问有哪些材料是能防潮的,有哪些人是会做或者会修复合弓的——如果真是运气背,朝廷打算自己做这项活计,她就再把材料一点点转卖出去也损失不了多少钱,收拢的人就算是高薪一年也给不了。
相比一旦朝廷对外招标,市场上必定飙升的生漆价格,这点钱都不算什么。
她的家底,这个局还是玩得起的。
包括鱼鳔胶在内,舒窈收买了市面上十几种弓箭所用的材料,而后立刻在较为靠近战场的位置买地建屋。就她的这种敏锐嗅觉在,怎么能抢不到这生意,没过多久户部就放出此案,要民间商贾投标招标,名为“和雇”。
舒窈也没太贪心,只是占了大概一半左右的生意,她雇佣的人手就在战场后,立刻加紧工期开始了对弓箭防潮的加工和养护。朝廷也知道以前内部的拨款实际上会比市场价高出足足一倍以上,对待他们也就给了本来预算三分之二的价格。而就算是这个价格,就足够让无数商贾心中激荡了。
崔季明可不知这些,她此时此刻正在距离鄂州一江之隔的沔州。
长江上常有浓雾,再加上将士并不驻扎在江边,就算是两城可以偶尔天晴时望见彼此楼阁的距离下,鄂州仍然不知沔州的境况。但崔季明想想,身在沔州的他们也同样不知道对岸是何种状况。就算是北机,对于南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