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仅仅被拘束,而要学会运用所学,达成目的。”说这番话的齐昭昀和平常一模一样,温柔慈和,甚至还有岿然不动的微笑,一点也看不出来他是在说什么话。
但总之那天之后,赵霈在宫里开始学会了随心所欲。
一味拘束自然不可,但无视规矩也不行。为此,齐昭昀那席话讲完之后出来,就被人拦住了。对方是另一位德高望重的帝师,捻着胡子说了一通不大委婉的话。
从古至今,对于圣明皇帝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已经有了不少条条框框,反正随心所欲绝对不是其中之一。倘若没有才干,那么事情越少越好,新鲜想法越少越好,这样才能够不劳民伤财。
如果有才干,那么也不能轻易兴起战端,或者修筑工事,尤其离宫与亭台楼阁。否则总免不了一个好大喜功,罔顾民利的评价。
至于冲龄登基的皇帝么,那就谁都想要沽名钓誉,即使不是辅政大臣,顾命王公,也一样想博个生前身后名。譬如赵霈的诸位老师。对齐昭昀的言论与态度有意见的也不止这一位。毕竟除了挂名的重臣之外,明德殿好几位都是士林领袖,儒门泰斗。赵朔宸衷独断,已经令言路头疼,赵霈就是一个全新的机会。
倘若齐昭昀现在算重臣,赵渊算王公,那么这几位就是清流和言路了,彼此之间权势虽然不够对等,但也不是不能抗衡。何况在明德殿,谁不想争一个话语权呢?
这话语权自然是由对皇帝的影响力决定的。
齐昭昀最忙,也来得最少,但不妨碍皇帝亲近他,听他的话,对于有些人而言,这就太过分了。
对于齐昭昀而言,权势其实未必与皇帝的信任紧紧联系在一起。他的权势更多来自于和赵渊分庭抗礼带来的威慑力,以及争夺之下的权利分配。他与小皇帝之间的这份亲近,也应该是脆弱的。
皇帝长大后亲政,诸大臣还政于上,那么权力也一并转移,这就是一个矛盾。即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