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玉玲得到的这个职位,元坝村的十几名农技员都惦记着,特别是周建平的妹妹周建秀,不仅她本人早就想去大哥的企业上班,他们的母亲陈秀华,更是对玉玲的工作羡慕不已:你看人家玉玲多好啊,不用去上班,就是去田间地头转转,就能像公司职工一样按时拿工资。
对于这件事,陈秀华对大儿子周建平是有意见的,她也埋怨自己的丈夫周学成,“都是你对建平一直有成见,使他反过来对咱们有意见,现在可好,有啥好事他都想不到咱们。要不是他对咱们有意见,玉玲这工作就应该是建秀的。”
周学成在一旁抽着闷烟,一句话也不说。
其实,母亲陈秀华真是曲解了周建平的办事原则,在周建平看来,即使不考虑常玉玲,这个职位也轮不到亲妹妹周建秀,因为建秀根本不具备这个能力。
在决定用谁不用谁之前,周建平做过一番对比,尽管常玉玲不是村里当时培养的农技员,但她的实践经验更加丰富,她的娘家又在双碑村,工作必定更容易开展。经过综合分析,周建平认为,包括周建秀在内的其他农技员,没有一个比得上常玉玲具备的优势条件。
为了协调企业与蔬菜种植基地的关系,随时掌控两处蔬菜基地的实际情况,健生食品公司特意设置了一个协调办公室,常玉玲是这个办公室的唯一员工,但她从来没有真正去公司为她设置的这间办公室上过一天班。
玉玲是个能干而做事踏实的女人,自从成了健生食品公司职工,她就处于全脱产状态,整天骑着那辆她跟周建平结婚时娘家作为嫁妆的永久牌自行车,从元坝村到双碑村,挨个自然村转悠,有需要技术指导的,她尽其所能提供帮助,除此之外,哪些家的紫甘蓝即将成熟需要收购,哪些家的莴苣因什么原因可能减产,等等等等,她都一一记录下来,一有机会就向公司汇报。
在用人问题上,周建平历来是无私的,他用常玉玲做这件事,完全用对人了。
有一次,正赶上常玉玲的一个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