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要是采取自愿的方法,我不认为这些人有多高的觉悟。”
“不能用强制办法,弄的这些人不高兴倒罢了,说出去也不好听,这件事只能采取自愿原则。只是怎么跟他们讲呢?要是把他们集中起来开个会,一方面四个车间三班倒,人员集中很困难,另外,我也不好跟他们讲捐款修路的事,他们还以为公司故意克扣呢。面对一帮老少爷们更不好说话,要是对其他人,这没啥不好说的,愿意就捐点,不愿意拉倒。”周建平后面这些话是现实情况的真实反映。
“我出个主意,以公司的名义给每名村里来的员工发张调查表,把修路的目的意义简单写在开头,在下面列几个问题让员工们回答,这样就能看出他们的捐款意愿了。”
“问卷调查,这倒是个不错的办法。”
“但列出的问题需要认真考虑,比如,你同意捐款修路吗?你愿意捐多少?如果请你捐出一个月工资,你是否可以接受?等等。”赵馨梅道。
“咱们也用不着为这件事费那么多脑筋,就按你说这个意思,你起草一分问卷,印六百多张,分发到有关员工手里,等收上来看看什么结果,再做下一步的资金计划。”
“这件事那就放一放,等问卷调查得到结果后再说?”
“不能放下,你尽快把预算做出来,预算基准嘛,路面宽度双向两车道,长度五点五公里,路面等级为一般载重车通行,至于路面材料,你看看柏油路面跟水泥路面哪个便宜,相差多少?”
赵馨梅把起草的问卷交给周建平过目,两人商议稍作修改后,周建平把问卷交给胡国林处理,赵馨梅抽出时间做修路的工程预算。
三天后,胡国林把发下去的问卷全部收回,六百多张问卷,他一个人统计,那得啥时候才能统计完?周建平让胡国林请财务科的人帮忙,一天多就统计出结果了。
看着统计结果,周建平苦笑了一下,正好赵馨梅的工程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