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穆良奇呵呵一笑说道:“是的,他带着五千人马去上任的,而且走到河东郡便停了下来,不在继续向前走。”穆良奇顿了顿,笑着问道:“你猜他是为什么?”
郭嘉仔细想了想,缓缓说道:“莫非他在观察局势,以待时机?”
穆良奇点了点头,看来郭嘉的智商还在线。郭嘉又是不解的问道:“那他为何废帝啊,这让他的名声影响十分恶劣啊!”
穆良奇回忆了昔日他网上无意间看到的对董卓的分析,边回忆边说道:“董卓刚刚入京城,地位根本不够牢固,带来的兵也不多,只有三千余人。他也不清楚谁支持他,谁反对他。但是通过这样一做,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谁是敌,谁是友。”
(作者在这里插一句,因为是在码字精灵打的稿子,所以不能写作家的话,在此做个补充。原本大家熟读的《三国演义》中,尚书丁管以死反对废帝,其实是错误的。据袁宏《后汉纪》记载:公卿已下,皆惶恐不敢对。卢植对曰:“按尚书,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之桐宫。又昌邑王立二十七日,罪过千条,是以霍光废之。今上富于春秋,行未有失,此非前事之比也。”卓大怒,欲诛植。所以说当时百官之中只有卢植反对,那么问题来了,丁管人呢?东汉末年尚书不叫丁管,而是丁宫,可能是罗贯中先生的笔误,而《后汉纪》记载:丁宫曰:“天祸汉室,丧乱弘多。昔祭仲废忽立密,春秋善之。今大臣量宜为社稷计,诚合天心,请称万岁。”是帮助董卓说话的,《后汉纪》袁宏曰:“丁宫可谓非人矣!以为虽伊尹之事,犹将涕泣而从之,而况凌虐其君,而助赞其恶。夫仁义者,人心之所有也。浓薄不同,故有至与不至焉。当其至者,在君亲之难,若身首之相卫也;其不至者,犹有儿女之爱焉。无情於斯者,不得豫夫人伦矣。”这里直接骂丁宫不是人,所以请大家不要弄混。)
郭嘉点了点头表示认同,穆良奇又继续说道:“董卓作为外臣,虽然身为前将军、鳌乡侯、西凉刺史,率军数万的大臣,但是在朝堂之上还是没有足够的政治地位和发言权的。他带兵进京前,正值宫中大乱,何进被杀,皇帝被挟,可以说时机极好。但是,在他进京之时,作乱的宦官已经诛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