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还不是为了那点身后名,武死战文死谏,他想带着忠介之名入土呢。卫杞冷笑,朕恨不得让他别回来了,正好空出位置给高卿。
那也不成,花甲之年的清流,不管是打是罚都坏了阿姐的名声。
瞧瞧,连你都知道。他们这是逼朕呢。卫杞摸了摸小妹柔软的发顶。
说起御史台,卫枳也是一肚子气:那韩仲思在御史台这几年,把台谏的风气都带坏了,闲着没事就弹劾我奢靡,我一个闲散宗室不享乐干嘛,我自有食邑和产业,又不花国库的钱。
高卿此前劝朕务必抓牢言官喉舌,朕彼时尚不知高卿深意,只一味往六部要职使力,宪台御史给事中几乎都是蔡党门人,现今方知尾大不掉。卫杞苦笑。
说起高云衢,卫枳也有些印象:小高大人除服了吧?
应是在路上了。
高云衢的车队低调地驶入京城的时候,韩仲思那事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不知从谁开始,大大小小的瓦肆茶馆都有说书人在讲韩仲思构陷六部堂官不成,以罢朝相逼,实属小人行径。
那韩仲思都已经六十啦,寻常人家这个年纪都颐养天年了,诸君想想,这就好比您在路上碰到个鹤发老者,那老者不分青红皂白说您撞上他了,躺在地上装死要您赔钱,您能怎么办?您是能打他还是能骂他呢?若他一命呜呼,那您可是说不清啦。这韩仲思堂堂从三品御史大夫,行事如同乡间白丁一般,真真叫人不知该说些什么。
一时间物议纷纷,恼得韩仲思闭门不出,连上三封奏疏乞骸骨请求致仕。卫杞心下畅快,却并不能顺着本心批了他致仕的折子,只能留中不发做挽留姿态。
大监,你去查查是谁替朕出的这口恶气。
查过啦,大监躬身凑到她耳边,是长公主。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