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时候,沈哲子甚至已经有些后悔劝阻老爹造反。皇帝胆气何来?自然是摧枯拉朽平灭王敦,令其信心爆棚。
没有了老爹的参与,王氏之乱造成的动荡远比本来的历史要微弱,最起码三吴得以平稳。而今王氏已败,挟大胜之势,掌江北百战之兵,皇帝怎么还会担心孤掌难鸣的沈充?
这历史果然他妈的不能轻改,一旦改动,局势的变化先不说,时局中人心态的转变才是最要命的。
沈哲子陷入两难,请柬在手里翻来覆去,难做决断。
他深知一旦赴宴表态,沈家可能就会成为铁杆儿的王党,自绝于时下,会遭到王庾侨姓的联手打击。这也正是皇帝所希望的,就是要让沈家孤立于时,只能死忠于他,手握这枚棋子,既能更好的掌控吴地,又能对新兴的流民帅形成制衡。
老实说,这种局面,沈哲子不是不能接受,一旦成为王党,只要自身还有用处,就不必担心安全问题。但问题是,司马绍这哥们儿活不久啊,眼下虽然雄才大略,明年就要死翘翘。
不到一年的时间,沈家怎么可能抵挡得住王庾高门的势力,老爹就算拼命上进,也不够资格捞个顾命大臣的位置。到时候清单一拉,才是真正傻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时候,沈哲子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左右为难。不低头,祸在顷刻,低头了,祸在年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7页 / 共5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