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能发挥什麽呢?教案、计划已经规定了他们要讲给学生们的话,那些课文背後的中心思想、启发意义、人生感想哪有他们可以发挥的余地呢?同学们那时凭着新高中生的一腔热血和不切实际的梦想,对王老师太苛求了。王老师的事,对学校触动很大,於是派来了位居最德高望重之列的袁老师,大家的热血已经冷去,对这个小地方的高中语文教育已经不抱希望,再遇到袁老师这样的情况,大家基本不再发声,只是开始热烈地憧憬大学,把那份冲劲留到大学吧。
物理老师h智勇,不高不胖的临近退休的一位长者,讲课很清晰,总是微笑,只记得他喜欢反覆说的一句话,「我们老师就是渡船的撑船工,把你们送到对岸,又回来送下一批。」他的神sE包含的言外之意似乎是,告诫同学们不必贪恋此时此地,到了对岸,不必过多的回望,不必眷恋已回去的老师的身影,前程要紧,只管赶路,赶往下一个对岸。
化学老师是一位刚刚从大学毕业的nV老师,余红,当时除了几个老教师,几乎没有从正规大学毕业的老师,尤其那批担纲主力的50岁左右的老师,他们年轻的时候,更是难有上大学的机会,印象里,很多是从当地的长寿师范学校大概算中专毕业的。余红毕业自川大,这个名头足以让同学们敬佩,是长寿本地人,当年就读长寿中学时,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喜欢。余红当时正和山丰班一个nV同学的哥谈恋Ai,而且很快结了婚。她给全班同学统一的感觉,就是非常漂亮,梳着长长的很粗的两根辫子,且很愿意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山丰本来初中不太喜欢化学,觉得化学记忆的东西太多,零零碎碎的东西多,缺乏贯穿始终的理论,缺乏数学和物理的深邃。但是,高中遇到余老师,很快喜欢上了化学,总喜欢问她问题,收获很大,进步很快。
在高三担任班主任的老师是教生物的马老师,山丰已经记不起他的名字了,与其他大多数老师一样,也在50岁的样子,个子很矮,但是举止说话很沉稳,自然带着威信。现在回想,山丰觉得在四川很有一批类似邓小平这样的矮个子男人,他们虽然矮,但绝不「小」,身材壮实,不拘言笑,举止威重,能力出众,言出必行,行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