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读标准教案上的文字,非常乏味。听爸爸讲,袁老师也曾是他的老师,爸爸很推崇他,总说他是长寿中学数得上的第一流的语文老师,当山丰告诉爸爸,他主要JiNg力用来讲解、纠正字词的写法、拼音等呆板的知识,爸爸说,袁老师就是基本功紮实,能够把学生的基本功也打紮实,山丰深不以为然。很多年後,山丰从同学中听说,他後来搬到重庆居住,还见到他带着孙子辈出来玩耍,应该有80好几了。
刚上高中,语文老师姓王,上了几次课,全班同学都很不满意,王老师是学校里罕见的几个外地老师之一,不会讲四川话,不知什麽原因来了长寿,当时班里同学觉得是一件很奇怪的事。王老师上课不看学生,微偏的脑袋一直望着左上方的天花板,自己讲自己的,没有什麽激情,也没有什麽新奇。而大家正处於刚进高中的兴奋期,觉得高中生了,不再是初中生的逆来顺受,而高中的教育也不能再像初中一般。於是有一天,王老师在上面讲,同学们开始传纸条,上面写的都是批评老师的话,陈翀、h仕平等也在其中,大家不断传、不断补充、不断汇集,传到山丰这里,山丰也写了一段较长的话,王老师在上面看到很久了,大概山丰的动作最明显,他终於忍不住,停下来,走下来拿走了纸条,他回到讲台,略微迟疑了一会,然後把纸条的内容一条条念出来。很快他就辞去了山丰班的语文老师,後来听说他在学校里一蹶不振。这件事,山丰有些後悔的,一是山丰写得b较多,用词b较尖锐,二是王老师其他方面给山丰的印象是很好的,他和蔼谦逊,有君子之风,更是他来自外地,据说毕业的大学还不错,能够到长寿这个小地方工作,山丰隐隐觉得他有白求恩式的奉献JiNg神,最後,山丰後来发现真正令人满意的语文老师很少很少,大都与王老师相似,他们能发挥什麽呢?教案、计划已经规定了他们要讲给学生们的话,那些课文背後的中心思想、启发意义、人生感想哪有他们可以发挥的余地呢?同学们那时凭着新高中生的一腔热血和不切实际的梦想,对王老师太苛求了。王老师的事,对学校触动很大,於是派来了位居最德高望重之列的袁老师,大家的热血已经冷去,对这个小地方的高中语文教育已经不抱希望,再遇到袁老师这样的情况,大家基本不再发声,只是开始热烈地憧憬大学,把那份冲劲留到大学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4页 / 共1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