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吴尚青迅速回道,“子兴兄,你可别多想,你那天应该也有听到何大人的提点,我们是通过大招募入仕的,与科举出身的那些故交,有些不同,目前形势不明,最好的方式,就是彼此先远着些,以免在不知不觉中做下什么错事,害人害己,悔之不及。”
魏长延等人点头附和,进京后,得知今年又要举办大招募,大批来自各地已通过初选的应招者,现在都被聚集在城外的庄子上接受培训。
可以说,宫中对第二场大招募的重视程度,甚至还在他们那批之上,而他们那批人,现在多数都已有了各自的大好前程。
若没有何忠的提醒,他们可能不会多想,但是何忠既然特意点出‘出身’这点,肯定有其深意,由不得他们不多思多虑,多有顾忌。
“原来如此,我倒是忽视了这些,也是,咱们的前程得来不易,肯定是小心无大错。”
左子兴的外祖父是位有着举人功名的教书先生,所以他在那个乱世,虽然没能考取什么功名,但他没少读书,再加上外祖父的悉心教导,让对某些事也知道一些。
只是随着他伯父开国称帝,他因身份成了宗室子弟,已经不用考虑功名出身问题,这些年又一直远在海外,更没再考虑过这些,不过听他们一解释,他就能理解了。
蒋清言忍不住感慨道,“所以说,还是海上呆着最舒心,压根就不用考虑这些乱七八糟的。”
魏长延叹了口气道,“大家心里明白就好,反正我们在京中呆不了几日,尽量避着些、注意些,应该问题不大。”
三年来,他们开始还曾与同窗故友有联系,后来给常出海,联系的就少了,对京中的事情并不了解。
之前在船上听到何忠的提醒时,他们心中其实还有些疑惑,通过大招募入仕,怎么就成出身了?还值得让何忠这等人物特意提点他们?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