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又一波前来求见的大臣。
以礼部王尚书为首的一群人,实在难以接受这个殿试排名。
“陛下,就算皇榜已张贴,排名无可更改,您也不能重用这么个有辱斯文,只会投机取巧的心机小人哪!”
这话很难不让人怀疑,其中存在影射何右相之意。
“王卿家不要如此激动,你们的想法,朕都知道,可是尔等都要知道,现在的大安,刚摆脱百年乱世没多几年,正处百废待兴之际,民生多艰,更需要的是懂实务,入朝之后,能够尽快做事的人,而不是擅作锦绣文章的才子。”
更重要的是,即便如此,这批将要入朝的新人中,少说也有一半都是那种文章定得好的才子。
不可否认的是,所有能进士及第者,都很聪明、很有才华,只是这份聪明才智未必能让所有人都具备身为官员该有的能力。
听到皇上直言不讳的说出这番话,王尚书不仅无法冷静,还变得更为激动了。
“陛下,科举取仕,乃是朝堂的根本,取仕的规则,经过历朝历代的完善,也早有定论,岂可轻易变动,这会让朝廷失信于天下啊!”
说不定那些前朝就是亡在这些得到你们读书人认同后,还不容许别人改的规则上,皇上暗自腹诽着,表面上却很耐心的回应道。
“王卿家这话就过了,都说这天下文章,各有所爱,朕正好喜欢宋墨华的文章,方点他为状元,似乎没做什么变动啊,怎么就失信天下了呢?”
面对皇上那满脸的费解和疑问,仿佛真不明白他们到底是在说什么的表情,王尚书等人不禁有些语塞。
有人站出来道,“陛下,主要是那宋墨华等人投机取巧的行为,实在有违圣人之道,陛下点这种人做状元,相当于是给读书人做了一个很不好的示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