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的问题。
“也就是这巴掌大的一块地儿。”李寿手里拿着一张报纸,《泰晤士报》的增刊,是关于不久前震惊欧洲的华沙火车站刺杀案的增刊,就跟在张玮的身后,优哉游哉的看着报。
人已经在英国渡过了四个春节的李寿,而且明年下半年就能回国的李寿,对于眼下的热闹是一点都不放在眼里。十个爵禄街也比不了一个秦淮河!明年过年的时候,他要凑热闹能直接去秦淮河了。翰林院大学毕业,又来到英国尽心尽力的教书五年,文教部不把他分在南京那是没有天理的。
李寿回了一句话后,低下头再接着看起了报纸。这上面是关于华沙火车站袭击案的最新报道。塔列朗竟然就这样的死在了华沙,真的是难以想象。这可是法国的总理大臣啊?
而现在刺客的身份也有了确定,华沙市政府职员,出身波兰贵族家庭……
李寿心理面唏嘘不已。
这么好的出身,有着体面的工作,还有一个漂亮的妻子,竟然义无返顾的走向了刺杀这条绝路……
李寿不是为刺客感觉着可惜的慌,而是在内心中为波兰人反抗沙俄统治,争取独立自由的决心而感到波荡、震动。同时也关注着这间刺杀案件之后的一系列影响……
张玮却没有太多的感慨,虽然他很追捧刺客的拉风感,近在咫尺,人尽敌国!方寸之内,有我无敌!
就像中国史书上的那描述刺客的字句,彗星袭月,白虹贯日,带着一种凄凉决然又大无畏的情怀。
这是真正的勇士。他们不是无情,而是有情,大情,大情怀,大仁义。
但张玮的关注点只在于刺客,而不是李寿那样热心的关注后续局势变化和欧陆影响。虽然教历史的是张玮而不是李寿,李寿是教数学的。
“你还没看够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