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事实证明人家中国人也的确给力,一口吐沫一个钉,说道做到。但是伊斯坦布尔的贵人们在形式扭转后,却就想把人抛在脑后,这种行为太丢分了。
奥斯曼在这场战争中发挥出的作用,现如今已经远远落在波斯的后头了。
伊斯坦布尔也清楚自己做的不地道,所以鲁哈尼就有了新的任务,尽可能的争取到中方的谅解。
可这淡何容易?
奥斯曼帝国现在干的事儿都近乎于背信弃义了。就算他们有着伊斯坦布尔政变和巴尔干局势不稳做借口,也难有说服力。
哈桑·鲁哈尼面无表情地看了一眼那架双筒军用望远镜,然后吩咐秘书,为他准备一套崭新的礼服。然后说到做到,换好礼服,直接登上了一辆马车,早餐也没有吃,就吩咐车夫直驶往演练场。
在赶往演练场的路上,鲁哈尼还碰到了法国特使维莱尔。奥斯曼与法国的关系也在迅速的恢复中,毕竟与奥斯曼打仗的是俄罗斯和奥地利,而即便现在,拿破仑也是在北美跟中国人打仗。自始至终,奥斯曼都没有与法国人有过真正的交锋。
法国与奥斯曼的关系恢复比之中法之间的友谊修复可要轻松多了。
维莱尔看到鲁哈尼之后,直接让马车停下,从自己的马车上下来,然后上了奥斯曼驻华大使馆的马车,与哈桑·鲁哈尼一同赶去演练场。
鲁哈尼一开始还没有意识到,但随着马车距离演练场越来越近,他也终于意识到不对了。
奥斯曼要与法国人走的多近,两国的使臣才能同乘一辆马车啊?这是不是在说奥斯曼与法兰西已经好的能够穿下同一条裤子了?是不是意味着奥斯曼与西方世界已经有了足够的沟通?
虽然这事儿并不难查明,可这一举动总归会给人一误解,一负面印象。但是鲁哈尼已经没时间后悔了,他不可能这个时候把维莱尔强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