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那坟墓,低沉声音说道,“已经将近十几二十年了吧,也许在这场灭族惨祸中,有人侥幸得生,或者,当初的酿造这场惨祸的人因为某些原因而再度觊觎起这场宝藏来!所以,书院后山才有了那侉依族的祭坛,所以……才有相继死去的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八贤王听罢,神情一沉,开口说道,“包拯,听你话里的意思,你知道……当初酿造这场惨祸的人是谁?”
包拯只是微微皱眉,“还不是很清楚。”
八贤王轻轻一叹,“不管现在发生的命案和当年这侉依族被灭有没有关系,这侉依族被灭一事,本王势必要查个水落石出!”
而公孙策只是低下头,看了看捏在手里的册子,册子是离开府衙的时候,公孙策特意求八贤王允许,从府衙文库里找出来的户籍资料。
下山离开的时候,公孙策将手里的册子递给了包拯,低声道,“你看看。”
包拯接过,先是一怔,这册子的封面上写着的竟然是诗经二字!?随即翻开第一页,就见刺眼的名字——应明,还有……阳企山?!
包拯眯眼思索了一番,合上册子,递还给了公孙策,“你怎么看?”
怎么看?还用问吗?公孙策转头看向包拯,认真道,“现在死去的人里,应明院长,曾经是庐州的官员,应明院长是户籍官,而阳企山学士是当时的府尹,失踪的木都统是当时庐州的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