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心里一阵快意,觉得自己的儿子是真的长大了,在军中已经有了自己的威信,有了自己的追随者和信服者,为将者名气越大胜绩越多,就越能得到军队的认同,哪怕是如今大明这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的体制之下,也一样会让士兵对将军产生天然的信任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得不说,这种信任感在战场上是十分必要的,一位新将军在初次出战的时候,带领的部队会因为不熟悉他而对他保留质疑,这种保留质疑会直接影响将军的指挥程度,而一名老将就不同,沙场宿将一上来就会得到大家的一定程度上的信任,那么士兵就会坚决执行将军的命令。
同理,一名名声在外的名将,哪怕是率领一支没有率领过得部队,只要这支部队听说过这位将军的名声,了解他的战绩,也会对他产生信任感,对他的命令不会质疑,不会打折扣的执行。
就好象宋朝的时候,澶渊大战时期,赵匡胤留下的精锐军队被赵光义败得差不多了,战斗力锐减的宋军禁军被迫开赴前线,但是在宋真宗手上的五代十国所留唯一遗产李继隆的率领下,大不如前的宋禁军还是恢复了一定的士气,拥有了和辽军一战的勇气,他们信任李继隆,最后击破辽军先锋的进攻,加上辽主帅的意外战死,使得澶渊之盟最后得以订立。
这就是名将的力量,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位名将的力量足以抵得上一支军队。
名望,指挥能力,威严,这些名将具备的东西足以让一支老油条部队都为之心惊胆战不敢造次,而名将的出现也是国家战略威慑力的一环,一位声名在外的名将绝对可以成为国家的硬实力之一,使得欲图进犯的敌国产生忌惮,比如宋灭南唐之前,赵匡胤还要特意弄死林仁肇。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