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升职快的,那自然也是有贬官的,有几位官员因为诗词做得实在是难看,陛下震怒将几人从四品变为了七品官外放出去了,且改了规矩,从今年起诗会全凭自愿。
听着于大人的话,徐今几人也微微变了脸色,他们成了于大人嘴里为了升官不择手段的人,可他们却是为了有利朝廷的大事,有人心性稳得住面上十分冷静,有几个藏不住心事得满脸都是愤慨,徐今回头看了几眼,他们这才收敛了神色。
不过于大人显然是没说够,还欲再开口,却见有人朝着方向走来,适时闭了嘴。
徐今望去,来人正是左佥都御史郑清明,郑清<a href=https:///tags_nan/mingchao.html target=_blank >明朝越大人的方向拱了拱手,“于大人”
于大人自上而下地睨了他一眼,嗯了一声,随后便不再搭理他,仿佛没这个人一般。
郑清明也没说话,但站在于大人身侧没动,气氛有些尴尬,徐今几人也不再言语,目光望向了皇城的大门,也不知道几时能进去,外面这天属实也挺晒的。
这厢的气氛沉默中带着尴尬,而另一边却热闹许多。
吏部尚书周临身边围了好些个官员,其中有人问道,“大人今年可要继续参加诗会?”
上了年岁且官职高的老臣几乎是不参加的,到时候陪皇帝喝茶,其中杨丞相和其他几位尚书皆是如此。
但周临却点了点头,“陛下隆恩,准许我等无须参加,但我周临却是个不服老的,我虽年纪老,但心不老,能力不老,且叫陛下看看,臣还能继续为陛下继续效力,为朝堂分忧。”
此话一出,周围众人纷纷恭维道,“周大人乃吾辈楷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