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想?”
“那你一定是疯了。”两名老警员说着,带我到了户籍室,由一名女警员接待,他们转身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户籍警员是个刚从警校毕业没两年的女学生,她一边吃零食,一边打开档案资料库,也没问我查阅资料的原因,把电脑屏幕推过来让我自己看。
我俯身在桌子上,仔细地看着:死者姓名:周若来,5岁。父亲周平,母亲薛红,均无业,以摆地摊谋生。因为无暇分身照顾孩子,将周若来送到了附近的幼儿园。由于管理不善,管护人员粗心大意,幼儿园发生了踩踏事件,周若来在踩踏中死亡。
踩踏事件?怎么会这样?
我惊讶地翻过一页,不忍看那些血淋淋的现场照片,直接翻到了事件责任人笔录。
第一份笔录,是警员讯问幼儿园园长时留下的,园长的名字叫马奎,原来是一个建筑工地上的打工人员,住在工地的临时建筑物里。这幢建筑物是一座三层的板房,没有空调也没有供暖设施。一层和二层的房间里堆满了建筑器材,只有三层的房间空置。于是马奎就利用三层的空置房间,开办了一家幼儿园,事先没有向任何部门备案。但由于收费低廉,附近的居民又都收入不高,所以马奎这里聚集了50多个孩子,年龄多在2岁至6岁之间。孩子们上楼只能通过一条曲折狭窄的楼梯,楼梯很陡,结果有一个孩子不慎滚落,引起连锁反应,导致了多名孩子相继滚下,受伤的孩子多达十几人,而周若来则在事件中死亡。
第二份笔录,是马奎的妻子于大嫚留下来的。这是一个不识字的妇女,却担负了幼儿园的教师和保育员职责。她在笔录中拒不承认是由于她突然的尖叫引发了孩子们的惊恐,才导致踩踏事件发生的。这份笔录就是这个女人东拉西扯,想尽办法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的记录。不知道当时负责处理此案的警员是否上了她的当。
第三份笔录,是马奎夫妻的养女马日拉留下来的。这份笔录情况又有所不同,马日拉承担了所有的事故责任,声称事件发生时养父养母都不在现场,是她当时在楼上尖叫了一声,引起了孩子们的恐慌,因而导致事故发生。
下面的笔录,是当时目击者的证词,证词表明,事故发生的时候,马奎夫妻都在现场,反倒是马日拉与此无关,她当时正带着十几个孩子,在楼下的空地上做游戏。楼梯上还有二十几个孩子,正在上楼。这时候,马奎的妻子于大嫚突然发出了怕人的尖叫声,从一个房间里冲出来,站在三楼的走廊上,向着楼梯拼命地怪叫。楼梯上的孩子们吓坏了,掉头往下跑,结果就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