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妈妈送走了大夫回来,见此情景,不由得老泪纵横。
“小姐,您快别这样,夫人晓得了,要心疼的。”汤妈妈上前去扶起亦珍,“大夫的话小姐也听见了,老婆子这就叫我家的回来,到县里最好的药房去配药。”
亦珍重重握了汤妈妈的手,“母亲的病要紧,不拘花多少银钱,一定买了安宫牛黄丸回来。”
“小姐放心。”汤妈妈衔命而去。
汤伯一听夫人病了,连忙收了茶摊,将鸡公车推回家中放好,旋即奔出门去。汤伯先去将大夫开的药方所需的药都抓齐了,又问药材铺的伙计,可有安宫牛黄丸?
那柜台里的小伙计一听,抬头看了汤伯一眼,见他不过是寻常打扮,只咧了咧嘴,“这安宫牛黄丸可是是金贵东西,寻常药铺里可不多见,小号就没有。只怕整个县里也寻不出多少丸来。老丈若是急需,不妨往谢家的回春堂看看,也许老丈额角高,正好回春堂能存着几丸。”
汤伯谢过了小伙计,拎着抓好的药,又直奔了谢家开在县城西市官街上的药铺回春堂。
谢家的回春堂坐落在西市官街市口最旺处,坐北朝南,前后两进,面阔七间,面朝大门的柜台内左右摆放着两排紫红色百眼柜,中间供奉着药王孙思邈的神位。店里的伙计都轻手轻脚的,只听得掌柜的将算盘打得劈啪作响。
回春堂生意极兴隆,因收药比一般药铺多给一钱银子,药农都爱将上好的药材送到回春堂来。能到回春堂买药的人家,也不在乎多出一点银子,只消药材质量上乘。是以回春堂在华亭县乃至整个松江府,都是一等的药铺,无人能出其右。
这会儿药铺里的伙计见汤伯从外头拎着包好的药材进来,倒也不多言语,只问:“这位老丈,光临鄙号,可要买什么?”
汤伯怀揣一线希望,点了点头,“不知贵号可有安宫牛黄丸没有?”
伙计一听,忙朝柜台里埋头打算盘的掌柜望去。
掌柜的慢悠悠停下手中的算盘,抬头上下打量了一眼汤伯,见汤伯一身寻常打扮,并不像是有钱人家的下人,然观其言谈举止,又不似县里的穷苦人家。再看他手里还拎着别家药号抓来的药,心中约莫有了些底,这才开口问:“老丈为谁来买药?不知有何症状?这安宫牛黄丸可不是什么随随便便能服的药。”
“小老儿乃是为我家夫人求药来的。”汤伯不敢耽误,忙将大夫交代的事宜说了。“临来前,我家小姐说了,只要能买得,不拘有多贵。”
掌柜的一笑,“这倒与贵贱无关。鄙号倒是有几丸安宫牛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