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臼里舀小杵头细细地碾南瓜泥与莲蓉,分别盛在白瓷碗中备用。
只这点子准备功夫,已经一个时辰用去。
亦珍抹一抹额上的细汗,这时才深觉母亲的不易。不过是吃两块月饼罢了,她小时也跟在一旁越帮越忙地捣蛋,其实母亲与汤妈妈,事前不知做了多少准备功夫,大到和面拌馅儿,小到调味捣泥,竟是一步也不能出差错的。否则一个小小差池,这月饼的味道便要差之千里了。
曹氏见女儿微微抿紧了嘴唇,全神贯注的模样,既欣慰,又心疼。
“珍儿,来娘这里,坐下歇一歇,喝口水再接着做。”她招手叫女儿坐到身边。汤妈妈倒了杯枸杞红枣茶给亦珍。
亦珍捧了粗陶的杯子,啜一口温热的枸杞红枣茶,然后对曹氏道:“娘亲,这些年,您辛苦了。以后换女儿来照顾娘亲,孝敬娘亲。”
要一手将她抚养长大,教她读书识字做人道理,又操持家务,支撑着一个茶摊,从未说过一声苦,喊过一句累。就这样咬牙坚持了十年。亦珍于这一刻,深深体会到母亲的不易。
只这一句话,曹氏的眼泪就涌了上来。她强忍着泪意,摸了摸女儿的头顶,“有珍姐儿这一句话,娘再苦再累,也值得。”
亦珍伸手抹去母亲眼角的泪光,自己也挂了笑,“娘亲你看看女儿做得可都还对?若是无有不妥之处,女儿便要开始和面了。”
曹氏起身,看了一眼摆着各色材料的案板,点点头,“我儿聪颖,一点就通,做得极好。”
“那还不是因为娘亲教得好么?”亦珍不吝在母亲跟前拍母亲马屁,教母亲欢喜。给母亲调理身体的大夫也说了,母亲乃是操劳过甚,如今需得安心静养,令母亲心情愉悦,方可延年益笀。
曹氏捅一捅女儿额角,“下一步是最要紧、最关键的,若这一步做对了,其他的也难不住我儿。”
曹氏站在案板旁边,手把手,将当年祖母教予她的,又传授给自己的女儿。
“……将一份落花生油,三分黄糖水,两大勺枧水倒在大陶碗里,慢慢搅拌均匀了,随后才加入面粉,拌匀了和成面团……手要往一个方向用力……力道要一致,不可忽大忽小……等揉上劲儿了,搁在陶碗中,覆上微潮的细葛布,在阴头里置上一个时辰……”
曹氏讲得极细致,小到用多大的碗,什么样的勺,都讲得明明白白。“初时不易掌握各种材料的用量,便可以用这种笨法子。等以后你掌握纯属了,自可以随心所欲,不必拘泥于器具。”
趁着面团在厨房中松醒的功夫,母女二人回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