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一年两季的种植,现在两家人所在的村子都知道了这两家人得到了新的水稻种子,产量高的可以让所有人眼红。不过经过村子里面的协商,两家人的口粮被村子里承担,拿出所有的新型水稻收成做种子,村子按户、按种植技术分配稻种。不过在段国学的要求下,截留了一部分作为给周边村的试验稻种,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分担周边村对新型稻种的窥视,也同时将技术传播的更广,将来的种植面积将更加扩大。作为提供稻种的补偿,段国学将按种子的提供量优先平价收购部分粮食,今年招了几千学生,光吃粮就吃掉了段国学相当多的钱。虽然段国学有办法能弄到很多钱,但在目前这种粮食产量还不高的年代,即使有钱也未必能购买到足够的粮食,因此段国学对粮食的事情很上心,经过这一年多的培育段国学相信,再经过三、五年的育种和扩大种植,粮食问题将不再是他扩张最大的制肘。
下午,由于段国学这个“贵客”临门,二伯他们早早地就收工回到村子里,同时按照段国学的要求将周围的几个村子的村长给请了过来,晚上入席时坐满了一个大院子,酒宴前,经过二伯的介绍粗略地认识在座的各个村长和族长。
“各位相亲父老,鄙人虽自幼在海外,但常受父母告诫,根在祖国,不可忘本。又听老辈人教诲,我国虽地大物博,但耕田尚少收成不多,回国后看到大家只有薄田数亩,小子不才,兴建水利以利良田,并且培育了一种水稻,耐旱抗虫,产量颇丰,现有意拿出部分种子分与大家。”
段国学刚说完,只见一个中年人站起来,段国学记得他是这附近村子里的村子,只见他激动地说道:“可是王村种的那种水稻?”
段国学笑答:“正是!”段国学的这个回答让院子里的人轰地一下炸了锅,王村种的水稻虽很多人没有见过,但却听过,那收成高的让人直眼红。好一会,另一个人站了起来问道: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