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陛下,连夜写就一本赋役改革《盐铁论》做聘礼,才夙愿得偿,虽然其过程不乏一些不足与外人道的可耻手段,但总体而言老夫的机智十万字都写不完,岂是你一介史官能懂!
雍华殿内,只闻元玺帝的口水滴答声、凤君的唰唰写字声、储君的呼呼声,交响着一曲和谐的乐章,这时,侍女来报。
“陛下,凤君,殿下,亲王殿下回来了!”
第一声没人理。侍女提高音调,再报。
这回卓有成效,凤君停笔,头抬起:“啊,这么快?就说我们都很忙,让他自己过来拜见。”
豆包儿风尘仆仆赶至雍华殿,见他娘没空理他,他姐睡得不省人事,只有亲爹坐在书案后等他到来。
“孩儿拜见母上、父君!母上、父君身体可无恙?”亲王殿下行了标准大礼,迈步、掀衣、跪地、叩头,宛如行云流水,举手投足均有法度,早已不是当年离京的毛头小孩。
凤君见兄长信中称呼的小混账自入殿便稍显风骨,行止间已有名门风范,俊眉修目少年郎,如同自己幼年时的模样,打量之下,尚算满意。
“起来吧,你母上正看书,无暇理会你,父君每日忙得都顾不上有恙了。”凤君合上持盈的作业本,搁了笔,瞧着站起身后身姿挺拔的豆包儿,内心比较着豆包儿一年半前的身量差距,少年易长成,转眼间已是小大人。儿女长大,父母则衰,不由觉得自己离韶华之年已渐去渐远,脱口感慨,“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移越少年。”
“父君风华正茂,皎如玉树,与老字尚有天壤之距,但父君也勿太劳累。”豆包儿赶紧安抚。
爹又在伤感韶华易逝,大伯说文人矫情,就爱伤春悲秋,写诗作赋,二伯说越是漂亮的人越容易感伤光阴,譬如你爹,从十几岁开始就惋惜自己的美貌与风度不能永驻惋惜到现在。好在豆包儿他爹的确是西京姜氏子孙里才华与姿容最为出众的,他感伤起来旁人不懂他的烦恼,但看在他脸的份上可以理解,也就免了几个兄弟胖揍他一场的冲动。
“西京那边如何?你曾祖身体可好?”凤君得到了儿子一本正经的安慰,暂收伤感。
“西京一切都好,曾祖父矍铄得很,带孩儿翻过桐山,遍览西京风景,说父君幼时也是曾祖父带大,还说孩儿肖似父君,见到孩儿便宛如父君在跟前。”
“你曾祖年纪大了,父君离不开上京,你返西京后要替父君尽孝,不要气到曾祖。”凤君喟叹。
“父君可趁闲时回西京小住,曾祖父必会十分开心!”
“哪里有闲时啊。”凤君望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