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溪过了科举后,马宏忠兴奋欲狂,本想回家大宴宾客,可马溪事儿还多,一方面是国子监那边需要一个总结和告别,一方面需要等待去吏部铨选。
\n其中,吏部铨选最为重要。不但要看你长相,还得看你是否有为官的才能。
\n长的让人惊悚的,或是看了不舒服的,一般情况下,吏部主管的官员都会委婉相劝:要么给你寻个少人的地儿,要么您还是……回家吧!
\n若你是个愣头青,开口哥要革新大唐,闭口哥要如何如何,吏部的官员当着面会赞许,说你锐气十足,回过头就把你扔到某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直至把你磨的再无半点锐气。
\n官场重一个磨字,而这个磨,包含着多少人的血泪。
\n马宏忠终究耐不住性子,飞马回家先去祭告祖宗,然后大张旗鼓炫耀了一番。
\n而国子监中,马溪正在和同窗告别。
\n同窗们都颇为珍惜即将分别的时光,不少人为此落泪。临别时,许多人留下了自己老家的地址。
\n宦海无情,谁也不知晓自己以后会飘到何方,兴许这一别就是永远。
\n“快,马上开始了。”有人在外面喊道。
\n马溪和同窗们涌出课堂,汇聚成人流,在操场上集结。
\n台子上,大伙儿看到了掌教宁雅韵,司业安紫雨,可二人簇拥着的那人是谁?
\n“是陛下!”
\n有人欢呼。
\n能在这个时候见到皇帝,就代表着国子监的背景硬扎。只要大伙儿不走错道,迟早都会有出息。
\n火热的气氛令人迷醉,马溪又看到了那个少年。
\n少年站在人群后面,笑容可掬。
\n这厮倒是会混,马溪笑了,准备晚些去寻少年,留下自己的地址,以后有事儿联络。
\n宁雅韵率先讲话,他提及了国子监的历史,提及了这所学堂的优良传统,希望大伙儿以后能学以致用,能报效大唐,报效君王……
\n完毕!
\n老帅锅简单利落的讲话,赢得了学生们的欢迎。
\n这个年纪的年轻人,最反感的便是长篇累牍,最反感的便是长时间说教,故而在不少人眼中,平日里很少出现的掌教就成了贴心人。
\n下面便是皇帝。
\n皇帝看着这些学生,开口道:“当年朕出元州时,压根就没想过能进国子监。那时朕在想,若是能在长安进个小学堂,便是祖坟冒青烟了。”
\n祖坟……众人忍笑。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