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事,宫中有人接应……还有人说动了德妃……”
\n“污蔑太子之罪……可处死。能让王氏出手,背后那人是抓住了她的把柄,还是给了令她无法拒绝的好处?查!”
\n皇帝令下,锦衣卫出动了。
\n“锦衣卫出动了。”
\n淳于山来寻杨新相。
\n“去了何处?”杨新相不动声色的问道。
\n“出了长安,看方向,是要出关中。”
\n“兴许,是去查谁。”杨新相把玩着手中的玉扳指。
\n“那个方向,是德妃的娘家。”
\n“天下就四个方向,你想多了。”
\n“德妃那边,当年可留下了线索?”
\n“你慌了?”
\n“你特么的不慌吗?”
\n“啧啧!堂堂淳于氏的家主竟然慌的口不择言。”
\n“那个孽种下手之狠毒,谁愿意成为杆子上的那个倒霉蛋?”
\n“安心!”杨新相平静的道:“多少年前的事了,你那死去的阿翁早就把此事都洗干净了。回去,喝酒,好好睡一觉。天可怜见,淳于氏的家主何时这般狼狈过。”
\n淳于典松了一口气,眸色幽幽,“杨兄。”
\n“说。”杨新相抬眸。
\n“我有两个儿子不为人知……”
\n“送来,老夫帮你养着!”
\n“好!”
\n淳于典起身,郑重行礼。
\n“放心!”
\n淳于典走了。
\n孙岩进来,“郎君,淳于典有些慌乱。”
\n“淳于氏当初和王氏在矿山和冶炼上争斗了许久,几乎是平分秋色,那个孽种进了长安后,王氏仗着有他撑腰,便打压淳于氏的生意。这些时日下来,淳于氏的店铺门可罗雀。”
\n“生意人最擅长的便是看风向。”孙岩坐下,“当初阿郎觉着李泌大概难以成事了,便令老夫归来辅左郎君。如今看来,阿郎神目如电,只是可惜……”
\n“没法救。”杨新相暗然神伤,“在得知那个孽种灭了石忠唐后,阿耶曾对我说:老夫估摸着难逃一劫,不过,老夫不能逃,否则杨氏就完了。老夫可以死,但杨氏不能倒。”
\n故而从北疆军掌控长安后,杨氏无比配合。天冷了施粥舍药,天热了弄绿豆汤,而且做好事不留名,悄无声息的就走了。
\n要钱粮,好说,给你。够不够?不够?好说!
\n“阿耶说,最好的法子便是让那个孽种寻不到下手的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