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当年都被阎忠评价过有良、平之才,因为他们都算是西凉地区的人,所以内部圈子里面都会进行吹捧。
\n当时北方地区也就是并州这个地方,他们推选出来的人是郭林宗。
\n此人有品鉴识别人物的才能,当然这人确实也有能力,但也是他们这个地区自己推出来的代表。
\n许劭就算是中原地区出名的代表了,也是评价了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臣的那个人。
\n世道风气如此,所以每个圈子里面都会共同推选出一两个能人,给大家造点名气,让大家一起出名。
\n庞德公自然就是荆州这个地方的代表了。
\n按照时人对此人的评价,那真的是一个高洁隐士,带着一家人隐居在山林之中,自己耕种,自己劳作。
\n与此同时,还经常和周边一些名士聚会,以弹琴读书作为乐趣,可谓是逍遥自在。
\n对于读书人而言,这确实是一个高洁的隐士,不慕名利,一心隐居,偶尔再点评一下天下名人。
\n但对于杨秋来说,这都是虚的,她还没做过农民吗?
\n农民天天在地里劳作,起早贪黑干完活,晚上只想累得躺下,然后每天还吃不饱。
\n真正的农民是没有时间弹琴、读书、娱乐的。
\n所以这些所谓的隐士,不知道在当地有几百亩地或者上千亩地,然后雇佣了佃农耕作,自己偶尔在下地体验一下农家乐而已。
\n所以杨秋对这些人没有丝毫滤镜。
\n在昭国若有隐居的名士,杨秋都没兴趣打听一下。
\n更何况按照记载,庞德公的儿子孙子最后可都是做了官,富贵了几代。
\n“庞公不辞辛劳,千里而来,一路舟车劳顿。
\n不知庞公现下起居可好?所居之处可还舒适?饮食是否合口?若有人胆敢慢待庞公,吾定不轻饶。”
\n虽说揣测到对方是为了荆州利益而来,但在没有具体交谈荆州利益之时,杨秋的态度还是非常礼遇的。
\n庞德公和身边的随从亲人来到长安,其实已经有五天了。
\n从荆州被围攻之后,荆州周边的人都着急了起来,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n和刘表绑定的那些亲信家族,现在当然不能离开荆州。
\n但是庞德公作为一位天下名士,若想要离开荆州,问题其实不大。
\n毕竟昭国军队军纪甚严,打仗就是打仗,不管当地的世家大族是什么情况,那也是在统治之后,颁布新的律法不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