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都是如洪承畴、钱谦益、吴三桂这样的,毕竟真正能舍身起义敢于牺牲的又有几个呢?
\n那是督帅巡抚总兵公侯们都纷纷而降时,地方上的同知知县等这些中下层官员,大多数选择苛且偷安都也能理解。
\n不过理解归理解,老朱现在毕竟已经正位监国了,这些人的问题就不再是个人情感的事了。
\n“殿下,这些软弱的奸贼,都杀了。”
\n老朱沉思。
\n杀不过是一句话的事,确实简单,不过要考虑后果。
\n良久,他缓缓道,“戴光大、朱辂身为一府父母官,饱读圣贤之书,经历重重科举大关,最终金殿题名,中得进士,然后选官出仕,任官多年做到绯袍,当此国难之时,本当与国休戚,结果却只想着降虏,甚至主动投降带路,实为可耻,不可饶恕!”
\n“杀!”王闯子等几员武将大声道。
\n朱辂也曾是招募义勇平定过许都之洛的官员,还算是有勇有谋的,可此时也是在老朱的面前,膝盖无力,连反驳都没敢,只是跪在那磕头求饶。
\n陈函辉看着朱辂,有些不忍,虽然昨天他才愤愤的将他骂出家门,甚至割袍断交,但毕竟也是一同共事过。
\n“殿下,朱辂降虏,确实大罪,然则其在台州为官数年,保境安民也确实有些功劳,如今殿下要中兴大明,正是用人之际,不如许他戴罪立功,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n老朱本来也没打算杀朱辂等,主要还是现在这局势,降虏降贼的都是大多数人的行为了,若是大开杀戒,这无疑是直接把这些人全赶到对立面去了。
\n“朱辂,你可知罪?”
\n“罪臣一时糊涂,罪该万死。”
\n“知罪便好,降虏首恶戴光大已诛,尔等附逆,本在不赦。现在陈公为尔等求情,孤便暂给你们一次机会改过自新。”
\n伟人说过,革命的首要问题就是弄清楚谁是朋友,谁是敌,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如果连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都分不清,不能团结一切力量,那么是很难成功的。
\n当初崇祯在面临国内农民军和关外的建虏鞑子时,就有些处置失当,分不清主次,结果两边都没有控制住,最终落得自挂东南枝下场。
\n而弘光朝在南京建立后,更是犯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
\n在当时万分危急的形势下,弘光朝的君臣们居然研究出了一个联虏平寇的决策。
\n要知道清军入关后,闯军节节败退,西营其实也不成势,这种时候,入关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