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这点江琬真不是自谦。
但是自荐箱也有它的长处,那就是:它是直面楚王府的,进了自荐箱里的文章,都会被沾染上一种特殊的纹印,确保每一份文章都不会被漏取。
这是云泽道长炼制的一种特殊符阵在起作用,从这方面来说,自荐箱真是既接地气,又非常神奇。
然后,对于外地灾民进入晴州以后,要怎么取得晴州户籍,这边也有了一套完整的章程。
总之就是,经过重重筛查以后,你要么有特长,要么读过书,要么就是在以工代赈的过程中,做工够勤奋,能够积累到一定的优级考评,那么你就有可能取得晴州户籍。
并且,还有可能带上直系的上下两代的亲属。
反正要给灾民们分级,又要给灾民们希望,还要将这些灾民都安置得井井有条,使其不生混乱。
这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上面的政策、制度、方法等等制定得再好,到了具体执行的时候也有可能出现差错。
但总归,从六月以来,到七月,陆续安置了一批又一批的灾民,晴州这边都没出过大岔子。
这只能说是,下边的人也都在成长。
同时也是楚王府制定的奖惩制度都很好,好到足够使下边的人充满希望,充满干劲,也充满敬畏,这才能够使得各地方的人才都不断涌出。
这里必须要提到的一点是,因为这场旱灾是满大周都存在的,所以实际上整个大周地界产生的灾民真是数不胜数。
晴州这边确实安置了不少,可由于大周版图太大,远处的灾民很难行进到这边来,所以真正能活着到晴州来的,不说是十中取一,那根本就是九牛一毛。
太惨了,世家豪族都觉得愁云惨淡,普通百姓就更不必说。
然后,随着越来越多的灾民涌入,晴州的名声也终于渐渐传出。
先传到周边,再向远处扩散,而后,终于传遍了整个大周。
像遥远的北方就有逃难的百姓偶尔听到过路商队的只言片语,而后将晴州奉为心中圣地:听说,只要往南走,有个叫晴州的地方,不缺水不缺吃,他们还赈济灾民呢!
“阿娘,撑着些吧,我们去晴州,去了晴州就好啦!”
“娃子,你起来啊,你别倒下,别睡……莪们去晴州……去晴州,呜呜呜!”
倒下的人永远倒下了,未曾倒下的跪在旁边嚎啕大哭,却哭不出眼泪。
不是不悲痛,是缺水,缺水到眼泪都是干枯的。
就连那些意图从南往北,又从北往南倒腾货物,发一发国难财的大商人,都渐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