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补习课上,讲到昨天布置的练习题。对答案时,余清淮错得没那么多。
\n她心情顿时轻快不少。
\n下午到宋柯房间里的时候,她情绪平稳地开口:“少爷晚上想吃点什么?”
\n彭姨说少爷这两天嘴挑,要让他自己点菜。
\n宋柯撇了她一眼,跟没看到这个人似的,冷冷吐出一个字:“粥。”
\n余清淮反应如常,仿佛完全没察觉他的冷淡,就像是钝感得不怕冷箭的木头桩子,轻声应了就进了厨房。
\n她准备煲佛跳墙粥。
\n传说这道菜源于清朝,一位进京赶考的秀才路上带了一坛酒香四溢的珍馐,引得路过的和尚都跳墙偷尝,因而得名。
\n人参、瑶柱、鲍鱼、鱼肚、香菇、鸡肉十几种材料,为了层层入味、质地软烂,要炖上六小时以上。
\n米要煮得透,汤要吊得清。
\n她先把泡发好的花胶和瑶柱捞出来冲净,鲍鱼削好壳,鸡腿肉切块焯水,再另起一锅吊鸡汤。灶上两口锅并着炖,厨房里都是安静的水声和锅边细细的气泡响。
\n珍珠米与小米淘净、浸泡,晾干后与炒香的配料一起入砂锅。等鸡汤熬好,便一点点舀进去慢慢炖。
\n火候不能急,太快汤就浑了。一锅粥从下午熬到天黑,她几乎没离开厨房,只在一旁翻出单词本,一边背词,一边看火。
\n粥熬到米化汤浓、浮油撇净、锅底微黏,她才收了火。
\n已是晚上七点。
\n她从碗柜里挑了一个釉白色的汤碗,碗用热水烫过,再舀一碗粥进去,表面撒几片枸杞装饰,端着出了厨房。
\n结果一端进去,就听宋柯不耐地抱怨:“怎么这么晚。”
\n余清淮垂着头不坑声,丝毫不提这碗粥自己费了多大功夫。
\n宋柯也懒得理她,他也确实饿了,端过来舀一勺尝了一口。
\n绵软的白粥顺着喉咙入腹,一路滑进胃里,干贝和瑶柱的鲜全都熬进了米汤里,带着一股细腻的黏润,稠糯中透着隐隐的甘甜。
\n宋柯整个人都被这口热粥熨得松了劲。
\n饶是他见多识广,各个国家的米其林餐厅也摘星不少,这一口依旧叫他有些动容。
\n他抬起眼,看了看站在一旁不声不响的人,忽然问:
\n“这粥是你做的?还是彭姨?”
\n宋柯并不清楚这两天晚餐的分工。
\n余清淮点点头:“我做的。”
\n他想这余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