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边,在将物资和人员运输完,那些随夫们依旧没有停歇,而是继续用大船上带来的木排开始在野渡外扎营。
这一次扎营的目的就不再是作为临时的了,而是作为一个坚砦去建设。
这也是赵怀安从高骈身上学习到的,那就是不管仗打得多顺风,一定要给自己留个后路。
当年还是在西川的时候,高骈在收复雅州后,直接在雅州的大江上建设浮桥,当时还是他赵怀安督工的呢?
那时候高骈就是做了这样的打算,将未虑胜先虑败这个军事经验用如此形象的方式展现在他的面前。
此后,赵怀安就一直没有忘记过。
而现在,赵怀安就是效仿高骈的故智。
经过几个月和草军的战事,赵怀安也开始读懂了草军这个对手,在发现对手的诸多优点后,也很自然地看出了他们的不足。
草军目前存在一个显著的缺点,那就是他们缺乏水师,这倒不是他们队伍中没有善操舟者,而是他们的就食范围必须深入到更广阔的陆地城市,这样才能维持草军的规模。
所以这也造成了即便草军缴获了一定规模的船队后,也往往用于渡河之用,而不是长久的使用。
因为一旦主力深入到内陆,留在岸边的草军会变得相当危险,所以草军无论吏士还是家属全部统一行动。
而赵怀安就是利用了草军的这一缺陷,在这片野渡建立水寨,作为自己的后路。
一旦他在兖州一带遭受挫败,他还可以返回水寨,然后从巨野泽这边撤退回郓城。
这就是未虑胜先虑败,永远手里多攥张牌。
当随夫们在扎水寨的时候,赵怀安正坐在驴车上缓缓驾驶在营地的外围,身边站着一众义社门徒和义子们。
站在大湖前,赵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