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了笑,看着默不作声的林思成:“别有心理负担,你只管研究,剩下的交给我们!”
“也别觉得砸了别人的饭碗,你应该这么想:如果不是你,是不是要过好多年,当地才能发现窑址,更或是永远都发现不了?至于什么失传工艺,更不谈都不用谈。”
“但因为你,山西不但有了名瓷,甚至是宋代贡瓷。从填补历史空白、补全地域科技发展链条,增加文化底蕴的角度来说,地方政府都要感谢你!”
“换个角度再想:这里又不是卵白玉瓷器的工艺源头,我们复原的是官、汝、哥、定、钧的失传工艺,有什么可扯皮的?”
林思成依旧没说话:他连中科院和国家文物局的项目都敢抢,能有什么心理负担?
也不是他目中无人,自以为是:如果同步研究,他估计他都已经建厂了,地方可能还没摸到头绪。
原因很简单:卵白玉的完整工艺虽然失传了,但他在故宫研究过永乐甜白釉半脱胎器,宣德、成化蛋壳杯,以及鸡缸杯。
但地方却不知道故宫有相关的技术,以及足够多的样品,甚至连故宫自己都不知道。
哪怕知道了,甚至故宫愿意共享技术,愿意把国宝级的文物拿出来当研究耗材,地方也得从头开始研究。
一正一反,哪怕研究的再快,最少要比林思成晚三到五年。
基于这一点,基于让失传工艺早几年重现,他也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
林思成踌躇的是,搞的是不是有点大?
但谁能想到,他只是阶段性的正常汇报,在报告里提了一嘴卵白玉,文化局就跟打了鸡血一样。
先联系了学校,又联系了工业局和文物局,几家一合计,先催着让林思成写了一份可行性报告,再然后,浩大的考察团新鲜出炉。
万一…就说万一,最后没有复原成功怎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