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摆明是亲朋送的贺礼。
但那些残器,五颜六色的碎瓷又是从哪来的?
林林总总,残器加碎瓷足有几百件。
两人对视一眼,却一个比一个狐疑。
“各位领导,这些都是赵总支持的!”
林思成有条不紊,一指赵修能,“工作室成立之初,赵总就碾转各省,走遍各大名窑,古窑…耗时数月,耗费资金无数,才有现在展厅中一百余件陈设器,以及数千份修复样本。
从西汉的彩陶,东汉的原始青瓷,到三国时的外半釉、两晋时的越窑密瓷。再到唐代巩县三彩、邢窑白瓷、长沙的彩绘…
再到宋代的五大名窑,六大窑系,再到元、明、清三代官窑及民间名窑体系…可以说,凡古代名窑、名瓷样本,研创中心现在应有尽有…”
林思成平铺直叙,赵修能却眼皮直跳:辗转全国,走遍名窑,我怎么不知道?
就去了一趟京城而已,被林思成吹成千辛万苦,爬山涉水不说,花的资金更是数不清?
一群领导也被震的一愣一愣:凡古代名窑,名瓷,应有尽有?
林思成,你这牛吹的有点大了吧?
包括耿院长都是这样想。
不过东西确实够多,就没说什么,就如走马观花,林思成拣着比较有代表性的讲了一下。
刚开始都没在意,看到比较特别的,冯区长还着重了解了一下。耿院也捧了几句哏。
但讲到宋瓷的时候,冯建才发觉不对:这缺个嘴的的彩瓶,是钧窑?
他虽然不是很懂,但至少听过钧窑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古代谚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