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故意拆开后刻了上去…还有这个…”
他又指了指方框字旁边,有点像“丹”字抹掉了一点的那个字:“这是‘父’,但刻反了,”
“正常的字当然不会拆开刻,更不会刻反,更不至于刻的颠倒错乱,前后不分…这块铜牌之所以如此,只因为它是令牌,专为传达军事秘令…所以,要跳格,要反切,要借替,要错位,才能翻译出真正的意思…”
“具体是什么意思我不知道,但这个‘朕’,只代表大辽皇帝…还有这后面疙疙瘩瘩的图…”
林思成把铜牌翻了过来,“这是契丹独有的‘九龙图’,象征“子孙繁茂,洪福齐天”。
同时,也是契丹的秘密军事地图:隆起即是山,低凹即是谷,也可能是路…具体怎么走,全写在正面的那十一个字里面…”
“我说简单点:这是大辽皇帝专门用来向在外征战的高级将领传令的金牌,即‘如朕亲临’…”
林思成每说一句,陶卓的眼皮就跳一下,再说一句,又跳一下。
东西是他亲自借来的,中间那个字是不是“朕”,这又是不是契丹皇帝传令的金牌,他最清楚。
但不应该?
这东西,全国拢共七八件,集中珍藏在三家博物家,件件都当做镇馆之宝,几乎很少公开展览。
陶卓费了好大的周折,才借到西京来。也根本不是林思成以为的“开馆展藏”,而是准备在过年期间搞个大新闻,用来吸引游客。
展都还没来得及展,林思成肯定没见过。
但他不但鉴了出来,还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问题是,这上面是契丹最早时期的胡文,宋以后就彻底成了死文字,相关的文献就没传下来几部,全国会翻译的专家有几个?
更遑论像他这样,不查资料,不做对比,张口就来…陶卓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