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神俱震,猛往后仰。
回忆什么?
当然是林思成刻最后一遍时,所用的刀法:直刀深刻,斜刀削地,刀峰半入,刀刀见泥。
更关键的是,瓷研所都还处于研究复原阶段,只研究到一半…
眼珠骤然一红,刘东声音嘶哑:“你从哪学的?”
不是…这说的还不够清楚?
林思成叹了口气:“《德应候碑》,《老学庵笔记》…”
其实陆游还说了一句:然见之极粗朴不佳,唯食肆以其耐久多用之。
意思就是不好看,底层才会用。但这是因为多年征战,老窑工死的死,逃的逃,造成金朝时期的耀瓷技术失传,人员断代。
之后开窑复烧,就只能从头开始溯源:以越窑技术为基础,以仿代研。
但技术这东西不是说溯就能溯到源头的,所以烧出来的东西才差。
恰恰好,上午哪会,刘部长背过自己调的釉,就是这一种。
林思成就想:会越窑刻工也就罢了,为什么他们连金元时期耀窑仿越瓷,但仿了个四不像的青釉也研究的这么透彻?
然后,灵光一闪…
暗暗感慨,林思成脱下手套,接过李贞递来的毛巾,仔细擦手。
“刘部长,记不记得第一天见面,我递过考察学习计划,其中有一部分是后续的技术交流?”
刘东没说话,脸色变了一下。
“你肯定记得,我在上面写的很清楚:作为交流,等此次学习结束,西大…算了,我说准确点:等此次学习结束,我们工作室可以与瓷研所共同研究耀州瓷秘色釉:茶末釉…”
“但你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