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采购纸张,偶得一套述斋版,带回国后翻刻,史称“林氏跋文”刻本。
但不管是哪一版,都刻的极少。直到1920年左右,上海广益书局等曾伪作“宋版”“明斋”刊印仿古籍,一次性印了数万本。
但可惜,过于生僻,别说普通爱好者,就连了解的收藏家都不多,属于冷门藏品中的冷门藏品,全砸在了书局手里,后散落民间。
直到2017年,安倍晋三二次访华,带了一套林述斋版的和刻本做为国礼,这书才突然热了起来。
而且价格一年比一年高:
2019年,保利拍卖,阮元扬州刻本三册,成交价一百二十多万。
2020年嘉德拍卖,林氏跋文刻本一册,成交价七十二万。但之后买家送到国家图书馆鉴定,结论为民国广益书局的机刻版。
退给嘉德后,次年以民国版上拍,仍旧拍了五万。
再看这一版:
扉页牌记:“宽政八丙辰岁二月昌平学林氏藏版”双行楷书;
卷末刊记:“门人井上鹤洲/赤松沧洲校字”(林述斋弟子)。
而且每一册的卷尾都有一方楷印:昌平坂。这是宽政八年林述斋刻本的原印。
再看纸:纸色泛黄,质地轻薄坚韧,帘纹细密。透过光,明显能看到淡黄色的交叉网状,与国内宣纸迥然不同。
这是日本江户幕府时期的斐纸,既雁皮树皮纸,自然与国内的不同。
再看刻本样式:半叶十行二十字,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版心镌“群书治要”及卷次。
封面题签为靛蓝染布贴签,墨书“群书治要”。
翻开再看内容,凡“民(李世民)”必讳为“”,原汁原味的保留了唐抄本的避讳痕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