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步可谓是难之又难。
两人看了又看,看了再看,足足十多分钟。
迎宾跟在后面,讲又不让讲,走又不敢走,无聊的直打哈欠。
突然,林思成直起腰,偏着脑袋左右对比了一下:“老师,你有没有觉得,这樽更亮一点,锤揲纹路更淡一点?”
“就算更亮一些,也算正常吧!”王齐志不是很确定,“毕竟是新铸的仿品!”
“不太像是仿铸的原因!”林思成眯着眼睛,“倒更像是…玛瑙压光?”
啥玩意,玛瑙压光…唐代哪有这个技术?
王齐志怔愣的一下,飞一般的低下头,又把放大镜凑了上去。
而后,眼睛越睁越大,越睁越大。
他之前只顾着辩别工艺特征,没太注意看:高倍镜下,七层的鎏金层,几乎看不出明显的分层和孔隙。
这明显是林思成所说的,镀好后用器物反复压光,使金层更为厚实,自然而然的,表面会呈现着独有“哑光金”。
同时,錾刻花纹才那么浅,因为被压平了。
但唐鎏金压也压不动,除非用的是明代的火镀金技术。
厉害了,这绝对算是跨时代的工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