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思成笑了笑,“确实是明代的物件,不过稍早点,大致永乐至宣德左右,也就是明早时期…包括雕刻风格,更包括自然包浆!”
“确实是红木,而且是正儿八经的铁刀木:白花崖豆木!”
商妍翻了个白眼,又眉开眼笑:就知道你小子嘴甜。
明早时期和“距今三百年”,差了两百年还有余?
白花崖豆木确实属红木,但和铁刀木有本质的区别。
“白花崖豆木,也就是鸡翅木,对吧?”
“对!”林思成点头,“也就是文献中的鸂鶒木,既木质文理像水鸟而得名!”
商妍又指了指佛陀手中的经文:“这是梵文吧?”
“对,巴利语,创建于公元前三世纪,为古梵文分支。起初,只是古印度中部地区的方言,但到公元后,被南部上座部(小乘佛教)尊奉为圣语,即佛陀的语言…”
“这经呢?”
“贝叶经,即写在贝叶上的经文,类似于中国晋及以前的竹简。但在印度,这种叶子极少,所以专门用来书刻佛经…经文内容为《四分律》,为上部座《律藏》部分,”
林思成侃侃而谈,老板夫妇面露喜色,方氏三姐弟更是双眼放光。
方静姝,就最小的妹妹没忍住:“贝叶经,是不是大雁塔里也有?”
林思成点头:“有!”
而且还不少。
唐三藏从印度取经六百五十七部,有五百二十六部都是贝叶经,如今大半都珍藏在大雁塔第三层。
除此外,第四层还珍藏有三藏并经文一并取回的一百五十粒印度高僧佛舍粒,八樽金银佛像,并三藏亲笔手书《大唐西域记》手稿。
而且这还只是第三层和第四层,其它五层并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