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顺是吐蕃首领,注定上限不高。
相较而言,包顺的功劳更偏向于为子孙谋福祉。
立下大功,子孙就可免死免灾,世袭土司之位。
种谔不必多说,熙河开边时期就存在的老资格武将。
其侄儿种师道更是拜了小阁老为师,注定前程无量。
郭逵是先帝近侍出身,且有了陷阵破城的功劳。
唯有他,姚兕,一介平民出身,既无显赫背景,征战以来的表现也是中规中矩。
姚兕甚是果断。
没有背景的平民百姓,要想逆天改命,实在太难。
这种诱敌的机会,既是危机,也是机缘。
既然是机缘,就得拼命把握住。
余下几人望见这一幕,都没有相争的意思。
郭逵迟疑之色稍缓,也选择了放弃。
他之所以迟疑了一下,就是因为身上有了破城功劳。
既然姚兕要把握机会,那他就没必要去赌一场。
“好。”
江昭点头:“姚兕领五千士卒扼守北门。”
“诸位守城时切记,务必围而不攻,与城门保持两里以上距离。”
江昭叮嘱道:“可时常挑衅骚扰,消磨敌军士气;也可小规模接战,耗尽他们的耐心。只需耗上些时日,等城中粮草告罄,李谅祚自会率军出城。”
足足耗了百日,西夏内部的矛盾早就爆发。
李谅祚苦苦撑着,不外乎是为了一线胜利的希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