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七万士卒,一月下一城,相继合力攻下大通、循化。”
“此后,拨出五千人在陇朱黑周围安营扎寨,围而不攻,自可围困一城敌军。”
三座城池,大通、循化二城处于直入邈川的途径的路上,必须得破城。
至于陇朱黑,相对偏向于北方,没必要非得攻下来,平白损耗兵力。
着五千士卒围困就行。
五千人打三千人,要想攻城,无疑是痴人说梦。
可要想围人,却是不难。
那三千西夏士卒,一旦出城肯定是打不过五千人。
五千人围着,就是不打。
少攻打一座城池,士卒的损伤肯定也会少上一些。
“余下六万士卒,直入邈川。”
“稳住士卒气势,自可势如破竹,百战不败。”
以西夏的国力,支撑不起长久的征战。
时间一长,西夏内部矛盾就会凸显。
反观大周军队,不能在短时间内一下子就损耗掉万余士卒。
否则,就会士气大伤。
是以,要尽量“耗”,拖长时间。
当然,拖得太久也会损伤士气。
具体怎么稳住士气,关键就在于几座城池的运用,以及攻下城池的时间间隔的把控。
一个月左右攻下一座城池,大贺犒赏,间隔不长不短,让征战的士卒有点盼头,就能消去疲惫。
连下两座城池,就是两个月左右。
要是算上九月、十月,那便是征战了四个月,西夏内部肯定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