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末。
文德殿,百官班列,持笏肃立。
丹陛之上,赵策英向下望去,心中不免生起一丝厌烦。
边疆征战,某些人非但不恪尽职守,反而拼命的扯后腿。
一日一道奏疏,从不缺勤。
简直就是国贼,让人心寒!
约莫十息,赵策英垂手抚膝,徐徐道:
“内外百司,可即上言。”
说着,赵策英干脆注目于一些御史、兵部郎官。
上行下效,吕公著、欧阳修二人有了抉择,门生故吏自是齐齐相随。
一旦百官朝议,两人的门生故吏就会蜂拥上奏。
一连几十人上奏,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了常朝的运转。
一般来说,常朝也就一个时辰左右。
最近,一连朝议三个时辰都是常态。
赵策英淡淡望了一眼,便注目于一些上奏的“常客”。
举荐外戚入边,拉外戚入局,无疑是非常恶心人的操作。
要说有没有益处?
或许,唯一的益处就是能让登基不久的他了解庞籍一脉、欧阳修一脉都有谁人。
“臣兵部郎中袁正,有言启奏。”
左列末尾,一位着五品红袍的老者迈出几步,恭谨道:“凡兵戈之事,必有监军.”
丹陛之上,赵策英向下瞥了一眼。
“呕!”
“呕!”
“外戚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