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说李谅祚有什么底气南下,强弩兵绝对是底牌之一。
这也是少有的值得边军重视的“重量级”武器。
当然,西夏强弩制作工艺艰难,且口口相传,不乏一些工艺存在失传现象。
一些制作强弩的材料,经过几十年的消耗,也渐渐稀缺起来。
特别是犀牛角,那真是取一支就少一支。
国土太小,注定了西夏资源匮乏,难以循环周转。
经过几十年的传承,不但没有技术更新迭代,甚至都可能比不上几十年以前的水准。
也因此,西夏强弩兵的规模可谓是越来越小。
李谅祚手上的三五万军队,可能就连一成的强弩兵都没有。
究其缘由,一方面是西夏强弩不易制造。
另一方面,相比起强弩兵,西夏有更为强势的兵种。
骑兵!
强弩兵,并非是不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
如此,有限的资源自是更为优先供给西夏骑兵。
西夏强弩,偶尔可能遇得见,但终归还是比较少。
“仿的西夏强弩。”种世道解释道。
王韶了然,双手抱于胸前,颇有兴致的观望。
西夏不珍惜强弩。
殊不知,大周甚是重视此弩,屡屡想着要仿制西夏强弩。
但很可惜,西夏强弩几乎不会落到大周的手上。
几十年过去,也没真正仿制出来。
种师道,仿了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