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头,仅是一言,他就猜到了王安石为何而来。
为了改革!
王安石,的确是难得的改革者。
“户部账务,入不敷出,已有二三十年之久。”
王安石目光炯炯,分析道:“单从税收而论,相比起太宗皇帝、真宗皇帝执政之时,税收数额已然是大大增长。特别是商税,已是达两千余万贯。
然而,户部却是越发入不敷出,究其缘由,无非是消耗太多。关键点,就是冗兵、冗官、冗费问题。”
江昭不置可否,问道:“王少卿,就是为此而来?”
“正是。”王安石面色郑重:“江尚书为官家信臣,想必也能察觉出官家乃是胸有宏图大志之人。”
“自太祖皇帝创下基业以来,已有百年国祚。其间,实在有太多贪腐之事。”
王安石从袖中一掏,一页宣纸,以及一沓账簿被拖了出来。
他伸手一扬,一沓账簿就递了过去:“截至目前,吏部登录在册的官员已有二万四千余人,小吏更是不知几何。两京一十四路籍兵更是达百十万人。
单是官员、籍兵一年的消耗,便是两千余万贯钱财,几乎是商贾一途的全部赋税。”
王安石痛心叹道:“士农工商。士人不赋税,巧工赋税少,唯余农、商是赋税的大户。可商贾辛辛苦苦一年的赋税,竟是堪堪只够官吏、士卒一年的消耗,何其吓人?”
“逢此时节,若不思变,便是亡国之兆。”
江昭目光微扬,这是真敢说啊!
王安石继续道:“江尚书外放三年,曾有熙河开边之举,料来定是有胸有大志之人。”
“近来,王某转辗反侧,彻夜难眠,心下有意效仿商鞅改革弊政,中兴江山社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