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颔首,恭谨一礼:“既如此,臣就呈递到内阁去。”
即便皇帝已经做出了决定,但该走的流程还是得走。
年号的决意权,往往是内阁与皇帝一齐决意。
要是几位大学士认为“熙丰”不好,那也唯有作罢。
当然,这种可能性不高。
三种拟定的年号,无一例外,都是上乘之作。
赵策英满意点头。
初步登基为帝,涉及的事项实在太多,让人根本抓不着头脑。
幸而有江昭这样的贤臣相助,一切倒也算得上井井有条。
江子川,真是越用越顺手!
先帝都能搞个“高”字,没道理他更差。
毕竟,先帝也就享受了江卿不足十年而已,他与江卿年岁相差不大,起码得享受几十年吧?
这不得搞个世宗皇帝?
文书入袖,眼见赵策英似乎有些发呆,江昭以为他没什么事,便要持礼告退。
“不急。”
赵策英连忙招手,从木几一角取出一张折过的宣纸。
“子川且为朕参考一二,这样的封赏如何?”赵策英问道。
作为新帝,一些封赏轻重程度,他有些拿捏不定。
具体该怎么封赏,还是得跟信任的重臣通一通气。
恰好,江昭是礼部尚书,封赏究竟合不合规制,肯定心里有一杆秤。
江昭接入手中,望了两眼。
赵士翊,封顺王。
赵士骞,封恭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