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尚书署。
主位,江昭手持文书,向下望去。
自左右侍郎以下,二十余位礼官,各有说词。
世、显、仁、高、宣、中、孝。
七大庙号,都一定程度符合先帝的功绩。
“仁,有仁厚施政之意。”一人沉吟着,商议道:“以仁为庙号,古时从未有过,且相对偏颇,难以概述先帝一生功绩。这一庙号就去除吧。”
仁宗,这一庙号无疑是较为符合先帝的施政风格。
可问题就在于,这种没有先例的庙号,具体档次不太清晰。
相较之下,还是去除为妙。
礼部设有仪制清吏司、祠祭清吏司、主客清吏司、精膳清吏司,主官皆为正五品郎中,对外统称礼部郎中,但行使的职权并不一样。
方才说话之人,正是礼制清吏司郎中。
余下还有三位礼部郎中,其中一人乃是江昭的岳丈盛纮,为人谨慎,几乎不开口。
一言既出,不少礼官齐齐点头。
仁字,的确是不太适合。
“中、高二字,都留下吧。”江昭插话道。
中兴之主,可为中。
光大基业,可为高。
上乘庙号也有差距,太、世、高、中几字,就是上乘中的上乘。
其中,太宗庙号,已然为先帝赵光义占据。
世字,不单有继往开来之意,也有世系转移之意。
要是真论起来,可能更适合新帝。
当然,要得到世宗庙号,并非易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