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汉洲,成都天府之国,自古富裕,科考兴盛,西川路学政主管科举教育,又涉及乡试的出题,含权量可是一点也不低。1
临近春闱,张凛是特意告假入的京。
一则,他是为了见一见淮左举子;
二则,他是有意为长子张辞送考。
这个时代,乡党相当流行,江志、陈议、张凛三人作为淮左官位最高的三人,举子们于情于理都得去拜见。1
一经拜见,三人也都表现出了老前辈的风范,又是鼓励,又是遣人安顿入京的举子。
于是乎,经过安顿,一行人落脚于一处名为“折桂居”的酒楼。
这是扬州三大家族共同拥有的产业。
汴京酒楼繁多,折桂居的规模并不大,也并不起眼,但胜在地点特殊,临近玉清观,相对宁静。
自举子入京始,折桂居就正式停止营业,其内遍布的砚台、毛笔、纸张,任由举子取用。
吃食、酒水几乎是时刻供应,服务非常周到。
就这样的安排服务,无论是哪一位淮左举子考上了功名,都得记一份江、陈、张三大家族的人情。
既已入住,望着甚是繁华的都城,江昭倒是起了些游玩的心思。
或者说,不单是江昭,别的举子也多多少少有这样的心思。
汴京,既是经济中心,又是政治中心,一些特有的东西可是不少。
这个时代,赶路舟车劳顿,哪怕是举子,一辈子也未必有几次入京的机会。
好不容易入京一次,任谁都有游玩参观的想法。
逛一逛京城,吟诗诵词,岂不美哉?
天下实在太大,淮左举子千里入京科考,面临的都是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