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社稷不稳,以宰辅大相公夏竦为首的臣子时常上奏逼迫,欲请官家过继宗室子,立为皇子,以稳固山河。2
官家自是震怒,不肯过继宗室子弟。
这件事并无对错之分。
于官家而言,子嗣一位又一位的早夭,心中甚是悲痛,哪里有过继子嗣的心思?
况且,平民百姓都有一个“吃绝户”的说法,不肯拼搏的家产白白便宜了子侄,更何况是皇帝?更遑论是江山社稷?10
于臣子而言,官家的子嗣一个比一个短命,时至今日,江山社稷已有几年时间处于没有继承人的状态,无疑是非常令人心慌。
封建时代,四十多岁的皇帝,无子!1
这可是相当骇人的隐患。
江山社稷为之动荡,近年来起义、动乱频发,究其缘由,官家无子一事绝对难辞其咎。8
过继宗室子,稳固社稷,无疑非常紧迫的事情。
两方人,君王丧子心痛,臣子心忧社稷,任谁都不肯退让半步。
君权强势,臣子也不见得弱势,内阁、六部、台谏的官员也不是吃素的,时常上奏过继立储的事情。
权力是自上而下的,也是自下而上的。1
时间一长,年岁一点一点的增长,官家清晰的察觉到臣子一方传来的压力越来越大。
于是乎,官家选中了富弼,希望这位忠臣坐上百官之首的位置,镇压群臣,减少臣子绵绵不绝的奏请,缓解君王的压力。
毕竟,同样无子的富弼定然可以理解他的痛楚!
而宰辅大相公的权势,兼之富弼的政斗本领,也完全足以支持富弼镇压文武百官。
何为宰辅大相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