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终,除去后天的经历,更深层的依托在于——这个人和我相对十余年,b其他任何外人都更靠近我,了解我的部分自我。我有时在想,或许我们是这个世界能最大程度读懂对方的彼此,像是一面镜子,尽管不是完全对映,但至少能照S出可观范围的大部分面积——相b于其他人而言。
我们是什么关系呢?
传统人类社会似乎迫不及待想要给这条线涂上彩,以此安抚自己的同质化焦虑——青梅竹马。可我们不想,至少我不想。你呢?你的想法和我完全一样吗?我读不懂你。你的行事似乎超出了我预设的每一条路径,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那么多年始终靠得如此近,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我的身边似乎站的近点的只有你,为什么我还没有选择割舍掉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们很相似,却又根本X不同。这样的我,为什么还有你?
我好像从来没有靠你太近过,但你知道我的意图和担忧,同样也这样对我——安全的距离和空间。
直至此地,相隔整个大西洋,在纽约东海岸和英吉利海峡中间,隔着远远的时差,我隐隐约约明白了些什么。不是从你这里明白的,而是从外人————的反应,所推测的。我想这或许就是你一直跟我说的。
我的结论是,你好像找到了对付回避型依恋的应对策略——我。后知后觉,我好像迟到了太久才意识到了很久以前就开始布局的棋局: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身边最近的只有你?站在我认为/你C纵的安全空间内,我是安稳的、放松的,你是温和的、开朗的,我们是亲昵的、密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