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丰是谁的年号?知道它和上元中间隔了多少年吗?”
朱标摇摇头说道:“这得翻年法表才行。”
马钰说道:“就算是专门研究历史的,不对照着史书也很难准确掌握历史时间,更何况是普通人?”
年号纪年,就是根据皇帝的年号来计算历法。
比如洪武元年,洪武二年。
可是年号这东西变动太大了,且没有什么规律可言。
有些皇帝一辈子只用一个年号还好说,有些皇帝换年号比换衣服还频繁。
用他的年号计算历法,能把人累死。
所以民间采用的是甲子纪年,就是天干地支,一轮是六十年。
但天干地支这玩意儿也麻烦,普通人很难分得清戊寅和戊戌谁先谁后。
就算是熟练掌握天干地支顺序的人,也得思考一会儿才能把时间计算清楚。
不过不管怎么说,甲子纪年确实可以满足日常生活所用了。
因为一个人的一生,最多横跨两个甲子,也就是年龄超过六十岁。
可在研究历史的时候,甲子纪年就不好用了。
可以说,目前的纪年法是非常繁琐,不方便的。
“关键是年号纪年只在官方使用,民间使用的是甲子纪年法。”
“可以这么说,百姓甚至都不知道皇帝是谁。”
“在这种情况下,别说是族群认同感,就算是对大明也同样没有什么归属感。”
朱标仔细一想,好像还真是如此:
“有道理,现在的纪年法使用极不方便,你说该怎么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